
进入到2023年,留学生将迎来哪些变化?
小美老师给大家盘点了近期的热点新政,事关学历认证、入境流程及国际关系!一起来看看
最新通知
优化内地与港澳人员往来措施
据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微信公众号消息,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1月5日发布《关于优化内地与港澳人员往来措施的通知》。
不再对自香港入境人员实施全员核酸检测 恢复在香港、澳门国际机场转机/过境进入内地服务 恢复办理内地居民旅游、商务赴香港签注
全文如下: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联防联控机制(领导小组、指挥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各成员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根据《关于印发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总体方案的通知》(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2〕144号)有关精神,现决定优化内地与港澳人员往来措施,自2023年1月8日起实施,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远端检测 自香港入境人员凭行前48小时新冠病毒感染核酸检测阴性结果入境,将检测结果填入海关健康申明卡。 自澳门入境人员,如7天内无外国或其他境外地区旅居史,无需凭行前新冠病毒感染核酸检测阴性结果入境。 二、入境检疫 不再对自香港入境人员实施全员核酸检测。对健康申报正常且海关口岸常规检疫无异常者,可放行进入社会面。健康申报异常或出现发热等症状人员,由海关进行抗原检测。结果为阳性者,若属于未合并严重基础疾病的无症状感染者或轻型病例,可采取居家、居所隔离或自我照护,其他情况提倡尽快前往医疗机构诊治。结果为阴性者,由海关依惯例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等法律法规实施常规检疫。 对自澳门入境人员的检疫措施维持不变。 三、内地与港澳客运航班 恢复在香港、澳门国际机场转机/过境进入内地服务。取消对香港、澳门来往内地航班客座率限制,逐步有序增加航班数量。简化机场入境航班处置流程,提高机场运行效率。加强重点城市航班接收能力建设。各航司继续做好机上防疫,乘客乘机时须佩戴口罩。 四、签注办理 恢复办理内地居民旅游、商务赴香港签注。 五、口岸运行 逐步有序全面恢复内地与香港、澳门陆路口岸客运和水路客运,为出入境人员快捷通关提供便利。 六、出入境旅游 根据香港、澳门疫情形势和各方面服务保障能力,有序恢复内地居民赴香港、澳门旅游。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 2023年1月5日
教育部最新公告
留学学历认证新改革
2023年1月1日起实行的学历认证材料改革,留学生们要注意最新变化!
2023年毕业的留学生只有在拿到毕业证后才能进行学历认证。如果没有进行认证,留学学历将不被国内教育部认可。
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最新公告如下:
由于各国各校证明信格式不统一,增加核查难度;且证明信所载信息与最终颁发的证书信息多存在不一致,造成认证书与申请人最终获得的学位证书不匹配,影响申请人就业、落户,因此“从2023年1月1日起,除西班牙、意大利两国的官方学位外,不再为其他国别(地区)尚未获得证书的证明信持有者提供认证服务。”
换句话说,2023年毕业的留学生只有在拿到毕业证后才能进行学历认证。但毕业证书并不一定回国前就可以拿到,有可能会间隔几个月。作为升学、考试、就业等重要凭证,如果没有进行认证,留学学历将不被国内教育部认可,那么留学生会错过国家福利政策,或对就业造成一定影响...这该如何是好?
别急,官方也给出了解决方法——
如果留学人员暂未满足以上认证要求,但确有回国就业、升学等需求,可以请相关用人单位或高校出具认证需求证明或向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发信(电子版发送邮件至renzheng@cscse.edu.cn),同时提供留学人员的有效个人身份证件、院校注册部门开具的官方证明信,留服中心可向相关用人单位出具说明性质的公函。
外交部长秦刚大使发文
中美关系的大门已经打开,就不会关上
1月4日,外交部长秦刚大使在美国《华盛顿邮报》发表题为《稳定的中美关系攸关我们星球的前途命运》的署名文章。
中美关系的大门已经打开,就不会关上 中美关系不应该是你输我赢、你兴我衰的零和博弈
全文译文如下:
美国诗人艾略特曾经写道,终点即是我们的起点。我于本周离开美国,开始人生新征程,然而时时萦绕在我脑海里的仍然是在美工作生活的幅幅画面。 我走访了美国22个州,发现了华盛顿之外不一样的美国。在播撒希望的春天里,我到访艾奥瓦州金伯利农场,试驾农业拖拉机,品尝当地农产品。在收获果实的秋天里,我又走进密苏里州大豆和玉米农场田间地头,在那里,美国农民的质朴和好客深深打动了我,我也感受到中美农业合作不仅有利于两国,也有利于减少全球粮食供应的不稳定性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在明尼阿波利斯市的沉浸式中文学校,我客串了一把中文老师,该校一名学生最近还获得“汉语桥”世界小学生中文秀全球总冠军。在俄亥俄和加州的工厂里,美国工人告诉我这些中国投资的企业为他们创造了就业,他们及其家人的生活有了可靠保障。在加州长滩港和马萨诸塞州波士顿港,我看到了堆积如山的往来中美的集装箱,切身体会到中美经贸高度依存,“脱钩断链”并不符合任何一方利益。在圣路易斯市红雀队主场,我为棒球比赛开球,纪念南京和圣路易斯建立第一对中美友好城市43周年。我还与美国朋友们一起庆祝大熊猫抵美50周年。 这样美好、生动的场景还有很多很多。驻美经历是我作为一名外交官的难忘记忆,也将是我一生的宝贵财富。在新的岗位上,推动中美关系发展仍将是我的重要使命之一。 在我赴任中国驻美大使之时,中美关系面临复杂困难局面,两国对话交流机制几乎全部中断停摆,中国企业被无理制裁打压,加上疫情的影响,双方人文交流受到严重阻碍。中国常被视为美“最严峻竞争者”。 作为驻美大使,我的使命就是促进中美各领域交流合作,努力推动双边关系稳定、改善和发展。推进关系需要双方共同努力。我与美联邦政府官员坦诚沟通,保持顺畅的工作关系,妥善处理包括台湾问题在内的棘手难题,推动重要领域交往合作取得进展。我与80多位美国会参众议员会面晤谈,相互倾听、表达各自的立场和关切,哪怕对方是知名的对华“鹰派”。我与美战略界深入交流,希望共同思考、推动重构一个稳定、可预期、建设性的中美关系框架。我广泛会见美工商界代表,深切感受到他们对中国市场的信心和对华合作的愿望。我造访美国各大学,并帮助因疫情受阻的美国学生回到中国。我多次接受美国媒体采访,虽然时有交锋,但我感谢他们愿意倾听中国大使的声音,了解中方的立场和主张。 我坚信,中美关系的大门已经打开,就不会关上。我也坚信,美国人民和中国人民一样,都是心胸宽广、勤劳友善的人民,而一个健康稳定的中美关系攸关两国人民和我们星球的前途命运。中美关系不应该是你输我赢、你兴我衰的零和博弈,宽广的地球足够容下中国和美国各自发展、共同繁荣。中美各自取得成功对彼此是机遇而非挑战。我们不能让偏见和错误的认知导致两国伟大人民之间的对抗冲突。双方应在两国元首的战略指引下,找到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繁荣的正确相处之道。 这并非坦途,需要中美两国各界共同不懈努力,但历史将证明我们今天的努力和付出是必须而且值得的。 回国之际,我将珍藏在美的珍贵回忆。诗人艾略特还曾写道,抵达终点意味着新的出发。我相信,中美关系也终将回归正途并不断前行。
2023年,留学生或将迎来真正春天。同时,申请竞争也将随着利好不断而大爆发!所以早规划、早准备非常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