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北大发文称,在高强度的学业压力下,为避免无数学生为了绩点陷入不必要的内卷当中,决定在北大生命科学学院展开绩点试点改革,实行“等级制”的考核评定方式,依次缓解学生们的负担。
“等级制”其实就是不再计算绩点,学生的成绩可以采用A(相当于85分或以上)、B(相当于75-85分)、C(相当于65-75)、D(相当于60-65)、F(不及格)五个等级,成绩的综合评价用优秀率(A%,成绩为A的课程所占的比例)和优良率(AB%,成绩为A和B的课程所占的比例)替代GPA。
其实,在北大已不是第一所试点取消绩点的985大学了,早在2015年清华大学就采取等级制的评定方式,并取消了百分制,2019年后,清华大学发布 GPA 改革方案,给足了教师的“评价自由”。同时,2019年及以后入学本科生的成绩记载方式将不再有“对等百分成绩”。
浙大也根据课程教学大纲要求和性质不同,课程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或等级制,等级制分为五级制 A、B、C、D、F 和二级制 P、F。
华东师范大学一共有三种成绩评定方法:五级制、三级制、百分制。
为提升一点绩点,而争破脑袋的除了保研就是留学了。绩点的高低,可以说绩点直接影响着你能否成功申请到好学校。并且海外名校除了卡学校背景外,首先卡的就是绩点,如果GPA成绩达不到学校的要求,那么你很有可能在第一轮被淘汰了。
如今这种大学评价体系的改革趋势对留学生友好吗?如果以后,更多的院校推广了这种等级制度,同学们又该怎样去换算GPA呢?
其实,同学们不用太过担心,像北京大学在官网就贴心了列出了换算标准,虽然这个换算只能预估成绩,但也能为同学们指引一个提升的大方向。实在不放心的同学们,也可以去教务系统自行查询明细。
总的来说,取消绩点对于大学生来说,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内卷的氛围,毕竟教育风向改变之后,学术氛围会更浓。
但对于要留学申请的同学来说,绩点仍是重要的硬实力,国内大学现在虽然是在去绩点化的路上,但我们要明白是,内卷现象并不会消失,所以同学们仍然要继续加油!
如果想知道你的成绩如何换算成心仪国家/地区/院校绩点的算法,欢迎联系小美老师进行咨询哦!
推荐阅读




